本文出自日文著名學者池田大作先生的作品《我的人學》
在《新·平家物語》的登場人物中,不能不提及的人物是源義經。這不只是因為他的人生道路大起大落,充滿了波瀾變幻,也不只是因為他的人生樂章的最終一曲極為悲慘,而是因為在他的人生道路中所流露出的人性本身,給許多人以感動的緣故。
特別是在《新·平家物語》中,作者所塑造的義經形象,似乎是寄託了作者吉川英治先生的理想的領導者形象,義經這個人物的魅力被描繪得栩栩如生。
凝縮在義經的短促一生中的戲劇性,是盡人皆知的。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色彩極其絢爛的。在平治之亂中,他的父親源義朝敗亡,他被寄養在比睿山的末寺——鞍馬山鞍馬寺中。
他十五歲時,在即將剃髮為僧之前,從寺中逃出,奔往平家勢力所達不到的陸奧。當他聽到賴朝起事之後,他率領和他結成主從關係的『草實黨』的年輕武士們,去參加了賴朝的隊伍,兄弟得以相見。以後,他作為源氏的一員勇將,在一之谷、屋島、壇之浦等戰役中英勇戰鬥,滅掉了平家,但並未得到任何勳賞,相反,由於其兄賴朝為讒言所動,義經四處逃匿,最後在衣川結束了他的一生。
在悲劇性的波瀾中執著地活下去,智勇兼備、情深義厚的義經形象,既是可悲的,又給人極強烈的感動。其中尤其使人深為感動的是,他與『草實黨』等他的這些部下結成的牢固情誼。這種人的結合的牢固紐帶,使賴朝深感畏懼,也深感不快,這最終成了義經之所以被放逐的重要原因。而這種主從的深厚情誼,很可以說明什麼是人與人的紐帶的內容。